〈和老師說再見〉鐘芮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三年級那年,班導師因為懷孕生子,離開了我們班。我們的相處只有短短兩個月,大家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,連她的面龐都已記不起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師離開後,班上來了一位新老師。矮身子、短頭髮、圓眼鏡、小眼睛的她,仍在就讀研究所,是個「菜鳥老師」。她頗顯緊張的看著座位表,一一唸出我們的名字,大家也應聲喊:「有!」她和我們聊天、談話,同學們也漸漸想要認識她,總是問:「老師您住哪?」「老師喜歡吃什麼?」甚至「老師有男朋友嗎?」等連珠炮般的問題。她露出笑容,耐心回答,有時講得久了,才發現課堂只剩下十分鐘,驚慌失措的趕課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師的個性隨和,經常包庇犯錯的我們,偶爾犯的事重,也只是輕斥幾聲,隨即露出燦爛微笑,繼續上課。老師也是個溫柔的人,當同學受傷流血,她總是馬上出現在現場,關心傷者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,是我從樓梯摔下,頭痛得厲害,膝蓋也磨破,流出殷紅血珠。幸好那時她正在飲水機旁裝熱水,連忙丟下水壺,牽起我的手,扶去健康中心治療。至今,我仍記得她慌張的神情,和那抓緊我的手的溫暖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末考結束後,老師宣布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:「研究所那兒的行程有更改,明年恐怕無法繼續教導你們。」我無法接受!究竟還有哪裡能找到這麼好的老師?老師請我們喝飲料,我吸入那甜蜜的果汁,卻覺得難以下嚥,眼角有些淚珠,趕緊低下頭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業式就是最後的告別。我寫了張卡片送給老師,終於忍不住哭出。老師安慰我,卻讓我更想哭了。我擁抱老師,說一聲:「謝謝。」家人幫我們拍一張照片,我踏步離開教室,回頭一看,老師也望著我,我們相視一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至今,那照片仍擺在我的書桌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向老店說再見〉王大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,都更一件一件的發起,各種老店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。隨著我慢慢長大,有些小時候的味道逐漸被遺忘,最可悲的是,許多已再也無法找回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二年級的某一個平日早晨,蒸鍋裡冒著白煙,香噴噴的飯糰接二連三的從老闆手上取出來。我和爸爸各買了一顆,我走向學校,爸爸坐上車,吃飽飯後上學精力總是異常充沛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天,店門口的鐵門拉下,被冰冷的柵欄圍住。 仔細一看,公告上寫著:都更第一零三號案,又附上小字:九月起停業。在那之後,我就再也沒有體驗到相同的滋味了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上國中後,我又回到那附近,拔地而起的高樓取代了熱鬧的小巷矮房,我的早餐店沒有回來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許久沒有光顧那家店,記憶中的味道已經不復存在,但巷口的人群、煙霧瀰漫的廚房,曾經的畫面到現在還記憶猶新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家途中,我經過此地都會再看一眼,已跟六年前完全不一樣。但是,我遺留在這塊地上的感情,不可能離開。六年前沒說的,今天補告訴你:再見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關於延後成十點上學,我認為⋯⋯〉李維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十點上學的議題,我投反對票。延後至十點上學有什麼意義?不就是增加補習的時間,或讓青少年們有更多的時間使用電子產品?要不然就是讓我們的學習壓力更大而已嗎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在,國中生大部分是夜晚十點多至十一點睡覺,隔天早上六點起床上學。如果把上學時間延至十點,中間隔了兩個小時,也有被送去補習班的機會,或在家繼續使用3C產品。而十點一到校,老師一定火力全開,現今已是上課時間寶貴,進度趕不完,到時候上課時間又縮短,只會讓老師為了填補進度出更多作業,回家後夜裡更寫不完,反而隔日早上要早起補作業,如果還要補習,作業就變成沒寫完,導致老師生氣。這樣的情況每天重複,只會讓人身心俱疲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外,難道小孩睡眠不足絕對是課業壓力嗎?我的哥哥便是個例外。他國中的作業其實跟國小差不多,只是多了考試,但哥哥讀書讀很快,其他時間都在滑手機、打遊戲。他讀書加寫作業的時間約到晚上八點,但他深夜十一點多才睡,表示其他時間都在摸魚玩手機,好幾次我睡前經過他房間,他總是在打遊戲,十一點多聽到家人責備,他房間的燈才關上,這代表有些小孩是因玩3C晚睡,才導致睡眠不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天過著猶如複製的生活,反而讓人覺得壓力大,到時候,不只睡眠不足,甚至會有心理生病的問題,所以最好還是維持現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國高中生改十點上學,我覺得……〉陳亦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主張國高中生應改為十點上學,不希望看到孩子們早出晚歸,毫無任何的休息時間,並希望能夠減少壓力,增進親子關係,但這樣做真的有用嗎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依照現況來說,要學的課業愈來愈多,連從來不閒聊的老師都深感不妙,認為會教不完,於是發生一件令所有人害怕的事,那就是教的速度連流星也追不到。結果學生如同紅血球被放入大量的清水裡,因過於膨脹導致最後爆破,終究一無所有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改為十點上學就會有兩個結果。第一,所有的事情往後順延,睡眠品質還是一樣差,更有可能錯過了生長激素最多的時間── 十一點至凌晨一點;第二,也一起提早放學,但仔細想想:孩子們會不會因為知道有更多時間休息,而沉入了3C世界,如同掉進海裡的東西一樣,怎麼拉也拉不回來了呢?這件事無人知曉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成十點上學這件事,對我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,還有可能把我拉進無止境的黑洞裡。小時候的我,有許多的休息時間,整天都在玩耍,導致跟不上進度。  如果是我來規劃,配合上學時間調整到十點,我就會希望禮拜六也一起上課,但放學時間早四十分鐘,這樣一來就一舉「三」得,進度依舊跟得上,休息時間不會太久,而睡眠時間也增加了不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學習重點不在於上、下學時間,而在於是否能分配好時間!只要做好了這件事,睡眠不足就不會是問題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那一次,我決定迎向挑戰〉林子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暖的夕曛流瀉了一地金黃,我獨坐窗邊一隅,喜歡看著城市沐浴在溫暖的餘暉中,看著車燈一朵朵將暮色點亮;也喜歡在這日夜更迭之際,執筆,以光陰題記,字裡行間鐫刻成長的軌跡,像一隻蹁躚起舞的蝶,牠不畏曾桎梏牠的黑白格線網出的陷阱,自信展現最曼妙的舞姿。最後,牠優雅的在文末轉了個圈,浪漫,雋永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事的開頭,總是簡單的。一個小女孩用注音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的日常點滴,恐怕沒人有興趣豎起耳朵聆聽,女孩的生命,卻從此帶了一點浪漫的色彩,正是因為太簡單、太純粹,才會毫無保留的傾心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起初,這是一場美好的夢境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小五年級那年,我的作文第一次被貼上布告欄。那是一個高高的,需要踮起腳尖才能閱讀的位置,勝利的喜悅如甜蜜的糖漿盈滿心頭,也像一枚小巧的勾子,讓人不自覺往前邁進。我攤開手,盯著自己的指間想,我要以筆為劍,砍去前方蔓生的荊棘,讓世界看見我的存在。於是我執筆,泅游於字海,寫下一篇篇詞藻瑰麗的作文,也習慣了鮮花與掌聲,以及壓在頭頂的桂冠。「我不只想贏,還想贏得漂亮。」這樣的念頭如小獸般在心底瘋狂生長,待回首時,牠已長成了我不能控制的巨獸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境正是在此刻悄然變調的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一次的比賽,我重重鎩羽,靈感不再浮現、頒獎臺上不再有我的位置,耳畔的掌聲全數被抽走。我就像突然被宣告放棄急救的末期病患,丟失在鎂光燈照不到的罅隙;也像擱淺在海邊的鯨魚,失去氧氣、沒有名姓。心底的那頭獸撕咬著殘存理智,我不再執筆,因為我怕筆身的重量,會壓得我喘不過氣,會勾起我不願面對的失敗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到那天,風吹開了筆記本的某頁,上頭歪斜的字跡如是說:「不用一直當第一名也沒關係吧,只要是做自己開心的事就好。」分明是錯字連篇的文章,我卻看得久久不能回神。名廚江振誠的那句:「初心是最溫柔的提醒。」浮上我心。是啊,初心能溫柔且不著痕跡的提醒我們迎向挑戰。而我背過無數名言佳句,卻只曉得死背硬記,那些名人用一生印證出的道理,竟在此刻才重重打入我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刻,我依然在寫,為了自己而寫。曾在鮮花和掌聲中迷失自我,是來自過去的提醒重拾初心。過往有發亮的足印,前方是一片大好風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另一個自己〉洪謙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沒有另一個自己,我就是我,平時表現出來的我,就是最真實的自己。你不也一樣嗎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什麼是真實的我?真實的我就像是一張白紙!從小是一面完全空白的紙,在慢慢成長中,會增加許多圖案或是文字,也算是我成長的標記。紙上寫著的有難忘的回憶,當然也有難過的破口,有時可能受了點傷,但我仍然可以黏回去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什麼是真實的我?真實的我就是:每天上學就像小偷一樣默默的壓線走入教室,放學喜歡跑去圖書館,把時間留給課本來讀書的我;都不跟同學出去玩這不合群的我;還有明明我比較用功讀書,卻考得比沒讀書的同學還差的我;還有喜歡搭火車出去玩、看電影、睡覺、去離島打工學習的我,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我了!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不需要有另一個自己。我不需要考試成績多好;我不需要得到同學、老師的認同;我不需要因為我的白紙上有了破口,而感到自責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只想看到有一天,我的人生白紙可以畫滿圖案、寫滿文字;我想看到我每天都活在最真實自己的世界當中。這就是我希望的另一個我了吧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這一次我想自己做決定〉莊濬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小到大我做過了許多喜歡的事,卻從來沒有為自己 做過決定。大人幫我選擇是因為他們有經驗,可是一個完整的、全新的經驗從何而來?不也是由自己產生新想法而決定的嗎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許多事都有不止一個選項,卻很少有給我們挑選的機會。國小的課後社團能讓我們玩樂,課後的補習班則繼續上課,在這之中二選一,我不信有人會主動選去補習班。但學習是為了將來……這些理由難道我沒聽過?我們就不能玩一下嗎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次我偷偷去參加社團,和同學打打鬧鬧,雖然沒學到任何東西,卻有著和煙火一樣開得亮麗的心花。  雖說只有一下下,但快樂就像狛犬一樣跟著我到天涯海角。一回家,媽媽站在門口,我原本以為她會大發雷霆,可是她給了我一個微笑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媽媽問:「你學到了什麼?」我說不出話,只好把頭低到地上,卻聽見了一句發自內心的:「對不起。」我漸漸抬起頭看向媽媽,可是她又講了句:「對不起。」接著說道:「小時候我的爸爸嚴厲的對待我,我那時和你一樣,伸手想去摸那遙不可及的星星,但它卻從未流進我的手心,導致我一直不快樂,成績也不怎麼理想。」我懂那感受,那其實就是以前的我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來,我和媽媽討論了社團與補習的時間規劃,尋找開心又不影響學習的方法。才知道,大人不一定是對的,正視自己的選擇,勇敢去追那顆遠在天邊的星星,說不定流星會投入你的懷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冰棒的滋味〉褚㦤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炎炎夏日,冰品對我們家姐弟而言,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吃完一頓豐足的晚餐,不忘去翻看百寶冰庫,精細挑選那日剛好合乎我口味的最佳冰棒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時,媽媽心疼我們若常吃外食會營養不均、不健康,從副食品開始為孩子們下廚,至今都不曾停怠。而我們小時就愛吃冰解饞,媽媽於是訂購一箱箱塞好塞滿的上好水果,一送到,我和弟弟便開了箱子一探究竟,有香氣撲鼻的金鑽鳳梨、黃澄相間的愛文芒果、如紫寶石般晶瑩剔透的進口櫻桃…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媽媽把水果切得大塊,咬下才會厚實,再插上冰棒棍,最後放入冷凍便大功告成。看著媽媽切水果時的背影,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牆,那就是母愛吧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到水果都凍成冰,我和弟弟興高采烈的咬下冰棒,香甜的果香在嘴裡化開,冰涼一時襲入全身。同時,一股溫暖流竄在舌尖,比水果的清甜更濃郁,像大海的暖流掃過全身。我回眸望向勾起嘴微笑的媽媽,媽媽不吃冰,但願意為我們製作,她往往說,看我們姐弟倆吃就夠了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拿著剛冰鎮好的芒果冰,走向媽媽:「媽媽,妳要嘗一口嗎?」市面上也有許多更甜更香的冰棒,卻沒有任何一種能比媽媽手做的更「暖」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〈甜甜的檸檬糖〉張晉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酸的檸檬糖,吃起來有愛玉的芬芳和檸檬的清香。它給我的回憶是酸酸的,也是甜蜜的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時放學後,我總喜歡給同學帶清涼的檸檬糖。在酷暑中它是逼退熱氣的夜風,在寒冬中它是提神醒腦的良藥。只要同學說想要,我基本上都會大方的送出,因此每當他們看到這種糖的包裝,都會反應神速的叫出我的名字。這種檸檬糖成為我小學時的經典標示物,也變成了我與同學專屬的回憶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眨眼,升上了國中,轉入了不同的學校,進入不同的體制學習。剛開始我跟周圍的同學建立好關係,隔天我也帶了檸檬糖送給他們。有人害羞的推辭,也有人大方接受,而令我開心的是,與同學拉近了距離,也交到了好朋友。檸檬糖又再度成了連接我與他人關係的友情線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課業,上國中後,第二重視的事情是我的興趣──游泳。小學時學校沒有游泳校隊,國中有校隊之後,就有了想要加入的想法,恰巧班上有同學是游泳校隊的,想問他關於加入的資訊,但因為性別不同,想要搭話有點困難,便先擱置了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次他生氣的叫來叫去,有點像失控的鳥在叫。我覺得好吵,便把一顆糖遞給他,他看到後先說了一聲謝謝,接著問我,怎麼會有這種糖?而後也順手從他包包裡拿出一模一樣的糖。借此機會,我也問出了想問的問題,與他的關係變好之後,就不再覺得相處很不好意思了!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檸檬糖吃起來酸卻感覺甜甜的,它連接了我的友情,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與同學的話題,創造我與同學獨特的回憶。對別人來說,檸檬糖是酸的;但對我來說,檸檬糖是甜的,一如從前的友情那樣開心且美好,甜蜜且獨有。